记住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报道

浅析LED芯片企业的发展“套路”

信息时间:2017-08-04 信息来源:网络转载

      LED芯片,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也称为LED发光芯片,是LED灯的核心组件,也就是指的P-N结。其主要功能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芯片的主要材料为单晶硅。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而光的波长也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N结的材料决定的。

      LED芯片产业作为LED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性能直接决定LED产业的发展。目前,国产功率型照明级LED芯片产品在光效、寿命以及可靠性等性能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开发出图形衬底、透明电极和全方位反射镜等一系列关键工艺技术。国产芯片有望凭借优越的性能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在诸多应用领域逐步渗透并最终取代进口芯片。

      现阶段,我国LED芯片产业主要形成了以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德豪润达、同方股份、澳洋顺昌、乾照光电等几大芯片厂商为主的供应链;同时,随着硅衬底LED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晶能光电为代表的芯片企业有望另辟蹊径。近几年,由于“价格战”以及“疯狂扩产”的恶性竞争,上游芯片产品价格也一再探底。2016年,LED产业回暖以及产能扩张速率的放缓,晶电、三安等芯片厂商相继涨价,带领LED产业挂起一轮又一轮的“涨价潮”。

      进入到2017年,LED产业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更加趋于理性,各大LED芯片企业也都迈向了不同的发展之路。那我国芯片企业的发展都有哪些套路呢?

      1、调整产品线,转攻新应用

      由于蓝光LED竞争的加剧,以晶电、光鋐、华上等为主的台湾LED芯片企业迈向转型之路,四元LED成为其转型的方向之一。去年年底四元LED营收攀上空前新高纪录,不仅稀释蓝光LED比重,也具有国际能见度,有助于厂商提高价格保护能力;晶电上季已拉抬至25~30%,如果本季四元LED维持高能见度,不排除继续拉升;光鋐有50%以四元为主;华上则全数转进四元LED。

      台系LED厂指出,日、韩在四元LED领域几乎没有制造商,大陆三安光电有少量机台,然而四元LED的产业特性不走量大、标准化规格,加上有磷、砷等化学物质,牵涉环保问题,大陆审核会趋向严格,逻辑上不会是国家支持的项目,因此中国台湾厂商转进四元LED相对有胜算。

      业者表示,当终端需求出现手机用虹膜辨识、夜视功能、物联网以及无人自动驾驶时,四元LED在价格、发光角度上都胜过雷射光;长期来看,MicroLED虽然还在发展阶段,但未来也是拉动红光LED的动能之一。

      此外,MicroLED也是各大台系芯片企业的主攻方向。微发光二极体(MicroLED)可望成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台厂如LED厂晶电、隆达均积极投入,盼能加速商业化量产时程。台工研院乐观预估,2017年采用MicroLED大型公用显示器就能亮相。

      晶电发言人张世贤表示,由于MicroLED体积很小,晶电的磊晶、晶粒制程上要配合移转设备和系统应用等厂共同开发。在磊晶和晶粒的制程,MicroLED成功机率高,至于明年能否量产出货,则还要很努力。

      张世贤表示,MicroLED需要有很好的技术、专利能力,且要结合材料、设备、系统厂共同开发,进入门槛高,尤其有红色LED。晶电在杀手级应用上已具有优势。

      隆达董事长苏峯正表示,MicroLED是一项新技术、新应用,有机会增加LED的使用量,这也是隆达布局新应用的方向之一。目前已有不少公司都在布局,进度不一。至于何时可商业化量产,他认为,投入初期良率差,更多人投入后良率提升的学习曲线,不能省略。技术总是一代又代推陈出新,隆达做好准备。

      当然,车用LED也是众多芯片厂商重点关注的对象。车用LED照明是LED市场关注度相当高的应用项目之一。受惠于各国陆续透过环保法规来要求汽油车改善油耗,以及油电混合车、电动车积极导入新技术的趋势,加上车用电子的发展成熟,车用LED照明因而成为许多厂商积极研究、开发与备战的新领域。

      晶电研发中心许嘉良协理指出,车内LED照明已臻成熟,会有更多的新应用,比如情境照明与抬头式显示器;车外LED照明技术也逐步到位,正待起飞。举例来说,头灯组、夜视系统与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等等,都会用到白光LED、IRLED与LD等元件,这些对全球LED厂商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新蓝海。在欧洲,随着法规强制要求昼行灯(DRL)上路,LED车外灯应用已逐渐跳脱相对较成熟的转向灯、车尾灯领域。因市场需求拓展且厂商技术成熟,成本、良率获得优化,且车厂的验证时间足够,让LED光源能进一步跨入车外灯市场,将能对营收创造很大贡献。

      2、产能扩张,抢占市场份额

      前几年LED照明产业疯狂扩张,市场需求过分饱和,严重的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与行业洗牌,多家LED公司2015年亏损。随着LED市场回暖,LED外延芯片价格也趋于稳定。如今芯片产业扩产潮再起,今年,针对LED行业产能淘汰高峰将至的状况,三安、华灿光电、乾照等领军企业均已完成新一轮扩产计划。

      2016年1月9日,三安光电发布公告称,募集资金净额为34.54亿元。其中,19.1亿元用于厦门三安光电“产业化(二期)项目”建设。厦门光电产业化(二期)项目总投资364,510万元,建设期24个月,主要从事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生产。目前,三安光电国内市占率约30%,预计公司2017年扩产33%,年底可达200万片/月,预计营收规模将超越晶电,成为LED芯片国际龙头。

      同样,华灿光电在扩产道路上也毫不逊色。2016年大举投入60亿元扩产的华灿光电,于2017年7月位于义乌的新厂正式投产,投产后将达到年产300万片LED芯片规模。华灿光电作为小间距LED芯片龙头将受益并进行扩产,预计2017年底实现LED芯片140万片/月的生产规模,达到国内第二、全球前列规模。

      今年5月15日,德豪润达披露,收到证监会批复核准该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68亿新股,拟募资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将投向LED倒装芯片、LED芯片级封装项目。其中,LED倒装芯片项目总投资25亿元,拟使用募资15亿元,预计将形成年产倒装芯片50亿颗的生产能力。

      厦门乾照光电于5月5日通过了《关于公司主营业务扩产的议案》。2017年红、黄光LED外延片及芯片将继续受益于小间距显示屏领域的持续增长。此扩产方案总投资7.37亿元,用于实施红、黄光LED芯片及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扩产,主要投入设备为20台四元MOCVD外延炉和相应芯片生产设备。

      澳洋顺昌LED芯片为白光照明芯片,现有产能20万片/月,2016年生产205万片,销售254万片。新建产能60片/月预计在二季度开始爬坡,二季度末可以满产,2017年满产产能可以达到750-800万片。2016年12月,澳洋顺昌还与国内LED封装龙头企业木林森合作,推进LED二期扩产计划。

      今年兆驰股份也加入到LED芯片领域。6月30日,兆驰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将出资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且不高于16亿元,在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建设LED外延片和芯片生产项目。

      去年,由于许多小型的芯片企业由于竞争能力不足等退出舞台,同时由于过去两年芯片企业对于市场的保守,扩产步伐放慢甚至减产,导致去年LED芯片产能准备不足。今年LED芯片由于产能吃紧导致的几轮涨价,让这些规模较为靠前的芯片企业加快投产步伐。

      3、外延并购,实现多元化发展

      并购,作为一条简单、快捷的发展路径,受到众多资本雄厚的LED企业的推从。通过并购,有的企业在纵向拓展,进行LED全产业链布局;有些企业则迈入新行业;更有企业通过并购海外公司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在LED芯片领域,众多芯片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发展。

      虽然,前些天华灿光电发布关于中止和谐芯光的并购,但其表示仍会在合适的时机启动该交易。华灿近年来先后收购云南蓝晶科技(已完成)、美新半导体(进行中),其并购着眼于行业前沿技术及产业链上下协同,未来将继续推进国际合作及并购。

      华灿董事长俞信华表示,并购美新半导体主要看重LED和传感器行业的协同效应,同时着眼于布局LiFi(可见光通信)产业。目前美新半导体各类MEMS传感器累计出货超过10亿颗,应用领域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作为安全气囊的关键性安全组件,美新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下游客户包括福特、通用、宝马、奔驰、微软等。并购美新半导体,有助于促进公司LED产品进入汽车行业供应链。

      三安光电同样在并购市场较为活跃。之前,三安光电全资子公司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以自有货币资金22,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02亿元)收购GCSHOLDINGS,INC.100%股权。本次收购事项虽未能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批通过,但是三安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决心的脚步却未因此而停止。去年,还一度传出三安光电欲收购欧司朗的消息,后随一度予以澄清仅为初步接触,但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三安光电的雄心与野心。

      4、强强联合,全方位布局

      如果说某个产业是一家企业搞不定的,那就多家企业强强联合来搞定,LED产业亦然。强强联合,尤其是产业链上下游的联手成为较为“抢手”的发展模式。

      作为中国照明行业LED全产业链领跑者的雷士照明与德豪润达,这两者的结合不得不令人瞩目。一个是照明行业渠道与品牌的领军者,一个是上游芯片光源的龙头德豪润达和雷士照明通过交叉控股的形式,开展上下游的合作;木林森与澳洋顺昌则通过合资成立子公司开展合作;三安光电与科锐成立合营公司,主攻中功率LED封装产品;木林森与华灿光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本着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目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等。

      实行大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强强联合”,特别是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现金拘束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Copyright2006 www.xbgk.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29-84589271 15719286749 备案号:陕ICP备05014423号
关注我们,随时随地获得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