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初,丁亥“金铢”交汇;京城西北,上风上水之地。中国工控网记者拜会了利德华福董事长姜继增先生,访谈近三小时。姜先生畅论高压变频器市场前景、企业自身发展,颇有“指点江山”之感。记者耳濡目染,文字中也禁不住有些了“激扬”之意,似乎也只有如此,才能记述姜先生与利德华福这几年“击水中流”之举。
北京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继增先生
记者:高压变频器市场的前景,利德华福的业绩增长,都是业界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并且,07年中期,利德华福也将迎来第1000台的订单。您怎样看待业界的这种关注,1000台的意义何在?
姜先生:高压变频器市场之所以成为话题,在于其正在展现的广阔市场前景。我国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等问题长久并依然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上至政府,正在积极推行节约型社会,下至厂矿,要建设节约型企业。这样的大环境促成了高压变频器的高增长需求,一方面,节约意识在增强,同时,用户对高压变频器的认可正在发生观念性的改变。因此,虽然我国的高压变频器市场起步较晚,但目前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成长阶段。
在高压变频器市场逐渐显现的过程中,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国内已成长了数十家高压变频器生产企业,利德华福是其中典型代表,也是其中当然的领头羊。利德华福的脱颖而出,一举突破了2000年以前国外变频器的市场垄断格局,也因此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从以下几组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出利德华福惊人的增长业绩:
自2000年首台1000kW/6kV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系统(HARSVERT-A06/130)问世以来,利德华福的月均产量直线上升,2004年为9台,2005年为15台,2006年达到25台。至2006年年底,累计销售突破800台,交付投运650台。而且,2006年下半年开始,由于订单明显增加,曾经达到单月产量40台的高峰,2007年,我们计划月均产35台,并将迎来第1000台的订单。从这样的增长速度和趋势来看,1000台对业界而言,可能算是奇迹,但对于利德华福而言,实乃顺理成章。
也许这些纵向增长的数据还只能说明利德华福本身发展的神速,如果我们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其意义就非同寻常了。截至2006年,利德华福已经连续4年位居国内高压变频器市场销量第一,要知道,数年以前,这还是一个国外品牌独霸的市场,而且,我们面临的还是一个并不完全成熟的市场,这就意味着,与国内其它的自动化市场相比,在未来的高压变频器市场中,国内品牌将首次占据主流甚至是领衔的位置。
记者:取得了如此骄人的业绩,我们想知道利德华福依靠的是怎样一支团队?随着利德华福市场保有绝对量(1000台)的增加,服务将显得尤为重要,利德华福将从哪些方面同步确保服务?
姜先生:利德华福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其团队也很年轻,但这是一支结构合理、运作高效、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团队。目前,利德华福员工数400多人,其中研发和技术工程服务人员就达100多人,可见,研发和服务是利德华福的两个核心竞争优势。
利德华福的研发人员达到了60多人,分别负责预研、综合技术、产品开发、产品设计、结构设计、工艺技术和技术文档工作。作为新兴产品市场的参与者,如果不在技术创新上下真功夫,不保持技术的领先,就无法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近年来,正是在新产品、新功能开发方面,利德华福的技术团队做出了突出成绩,才在产品研发和设计等环节奠定了我们飞速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人员也达到了50多人,随着业绩不断增长,还在继续吸纳新的人才,足见利德华福对于技术工程服务的重视。在高压变频器行业,不能提供一流的服务,就算不上一流的企业。众所周知,高压变频器市场不是简单的产品销售市场,而是典型的产品服务市场,而且市场竞争在逐步趋于产品同质化,因此,服务、创新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尤为重要。随着利德华福产品市场保有量的增加,服务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下一步,我们将从规划、制度、流程、绩效、培训等多个层面精心打造我们的服务团队。并且,我们在提供正常服务的基础上,还于去年成立了技术成套部,专为用户提供整套电气控制技术解决方案,推广“高压变频系统化节能服务”理念,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在业内,不论在人员数量上,还是在业务技能上,利德华福的服务都将是最强的。
记者:根据我们的调查,虽然以利德华福为首的国内品牌成长较快,但其市场份额主要体现在中小功率的应用中,在大功率高压变频器市场仍然以国外变频器为主,这种界线甚至比较森严。您如何看待这种市场局面?
姜先生:早期市场的确有这种分别,在有的竞标中,甚至将1800kW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