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经常要通过三条灰色的路带。人们一般把它当作减震、减速之用,其实它们下面“藏”着计量器具———用于超限检测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记录下涉嫌超限超载运输的货运车辆,协助路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
超载、超限运输对道路、桥梁危害巨大。以前,浙江宁波的交警、路政执法人员只有在公路上设立检查站才能抓到这些“杀手”。现在,随着现代计量技术的应用,、公路上的一条治超带就能实现“机器换人”,让非现场执法成为常态。据介绍,2013年5月,宁波北仑区公路管理路段安装了两套自动超限检测设备,在全省率先试点“非现场执法”。至2015年年底,全市已经建成公路治超电子检测系统70余套,预计2020年达到100套,基本覆盖全市的地方公路和省道国道。在先进计量设备的帮助下,去年全市非现场执法案件达到4195件,是2014年的27倍;因货车超限引发的交通事故同比减少了38.26%。
为推进“非现场执法”顺利进行,宁波市质监局经过充分调研,组织对该项目使用的动态车辆称重自动衡器进行强制检定,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同时,针对动态车辆称重自动衡器结构、工作原理与常规的计重收费动态汽车衡有所不同,市质监局委托市计量院开展了“非现场执法用动态汽车衡”计量技术研究。市计量院参照欧盟出台的动态车辆自动衡器标准,在不同气候、车辆类型、行驶方式等条件下,对系统计量性能的影响及大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改进“非现场执法”设备在响应时间、及时报警和录值误差等方面的性能。
据介绍,借助研究成果,宁波市“非现场执法”WIM系统测试方法对超限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可保持在2%以内;建立每小时80公里以下速度范围内对双轴刚性、三轴刚性、四轴刚性及五轴半挂车检测的数据库,提供1万条以上有效数据,从而为“智慧交通”的全面布局提供计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