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报道

安防中国“制造”何时向中国“创造”飞跃

信息时间:2012-08-10 信息来源:网络转载

      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与国情的大背景下,安防制造业有它的特殊性,其发展历程自然也独具“特色”。虽然我国安防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产业体系,也不乏在企业规模、综合实力、自主研发能力方面不错的佼佼者,可在这些“繁华”之外却似乎仍未完全摆脱窘境,当下的国内高端市场仍由国外厂商主导着。安防行业产品何时能摆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腾飞?

      安防制造温故知新品

      安防产品在我国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故宫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随后同类场所亦开始陆续引入此系统,但当时的国人普遍没有安防这一概念,不仅缺少本土生产厂家,更没有相应法规条例的规范。故此初级产品虽已开始进行应用,但还无所谓安防行业,更没有安防制造业一说。

      进入70年代,与安防紧密相关的技术飞跃发展,如CCD传感器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借改革开放大潮之力,各行各业如万马脱缰飞速发展,国内诸如银行、政府部门、军队等高等级安全要求防范场所对安防产品的需求开始激增。内在需求与外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代表的全球安防产品开始进入我国市场。虽然此阶段的安防产品与应用场合都很高端,但行业标准及规范仍是空缺,且主要通过代理的方式由国外引进销售。值得欣喜的是,行业因为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终于有了生发的土壤。

      如同我国其他所有的制造业,从最初的国外高端产品代理销售,到之后的贴牌“生产”,再到后来的仿制、自制……安防产品在登陆我国后亦被烙刻上深深的“中国”印记。结合资料与业界人士的看法,可把我国安防制造的发展历程大致归纳为三个阶段。

      “星火”初燃

      1979年,公安部“全国刑事技术预防专业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正式提出“安全技术防范”的概念,标志着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始,也成为安防行业公认的诞生标志。随后,政策规范的屡屡出击驱动了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80年代后期,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安防技术标准。在1987年12月,经国家标准局批准,成立了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委员会(SAC/TC100),并于1992年底,完成11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

      从这些具体概念与标准的逐步确定与细化的过程中,可看出我国安防制造业从无到有的过程,与由弱到强的可能。期间北京天安门电视监控工程与北京亚运会等大型项目的启动,更为安防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冯程笑称此时期为“拿来主义”并进一步说明道:“此阶段国外高端安防产品进入我国高端应用场所,市场利润大,但基本没有能自主生产的本土企业。令人欣喜的是,在高昂利润与市场需求的催生下,产业由代理商推动而主动进入到萌发状态。”

      1996年的全国首届“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300多家厂商的参展,标志了中国安防市场的形成。此时的安防企业多为国有科研单位、军工企业、外资、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少数民营企业,代表企业有公安部一所及下属企业,国营亚光电共总厂等,同时民营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作为耗时最长与发展最为缓慢的时期,此阶段还可以9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995年之前:受国内需求的刺激,开始大量经由香港进口国外高端、军工级产品。此后逐渐发展为简单贴牌,引进原件组装等初级“生产”形式。并在末期吸引一批身怀技术的有志者,于是开始出现低端自主产品,亦即安防制造业发展大环境开始形成;

      ·1995至1999年:我国制造企业初步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厂商主要集中在深圳、厦门、广州、珠海、杭州、上海等少数城市。但依然由国外品牌和代理经销商主导市场,本土生产制造商的规模小,影响力十分有限,并依然以模仿为主。

      “东风”助“燎原”

      伴随着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浪潮,工业企业在迈向自动化机械化的同时,酝酿出更大的安防市场。与此同时,公安部加重了技防立法、安防产品管理以及课题研究、试点与实施等相关工作的实施力度。并于1999年12月召开的“全国公安技防工作会议”上总结了十多年来的技防经验,进一步促进了安防行业的规范化。

      2002年,入侵报警探测器正式列入3c目录,开始了首类安防产品认证,标志着安防产品管理逐步从政府行政审批向认证制度过渡。随着芯片技术、视频压缩标准、硬盘存储容量等基础技术及标准的成熟,基于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硬盘录像机开始出现,电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开始融合,令安防监控行业有了革命性发展。

      在这个时期,安防制造业进入稳步多样化发展阶段,更多社会资本开始介入市场并活跃了市场气氛。一些代理商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以及多年积累、学习到的经验,开始自己建厂制造,成功转型为生产制造商。同时我国企业普遍认识到研发的重要性,有实力的厂商开始加重对技术产品研发的投入,一部分实力企业亦进行代工生产。

      “我国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也开始出现自主品牌,厂商开始重视广告效应,并在增加广告投入之余相应的更为注重营销策略,旨在创建有号召力的自主品牌。”浙江红苹果电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胡利军概括道,“但是大多还是从对国外产品的模仿开始,有些企业甚至会通过种种手段在品牌上冒充国外厂家。这阶段国内消费者对安防行业还很陌生,无法识别产品的好坏,也无法从品牌名称上分辨具体产品是否为国产。”

      不同于第一阶段是因利润的存在而主动形成产业,此阶段则主要因市场的巨大需求而被动前行,并在这种被动成长中逐渐形成规范化的行业。同时,一些其他行业的企业利用自己的相关技术优势进入安防领域,诞生了一批技术、研发型企业。这一时期(2001年左右)涌现出来的厂商主要集中在深圳、杭州、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初步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三大产业集群区域。

      向“创造”腾飞

      21世纪中期至今,经过前期的积累与推广,安防产品逐渐为国人熟知,特别是“国家应急系统”、“平安城市”等重大项目,加之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启动与举行,为安防的发展带去了强劲的活力。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安防行业平均以15%-30%的年增长率在迅速发展。

      同时我国安防产品在国外中低端市场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以DVR为代表的部分安防产品更已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

      中控门禁事业部总监叶胜认为:“此阶段安防制造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行业内的企业不论是否具有技术,纷纷投入产品制造。所有相关数据保持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因为价格战进入白热化,所以技术虽随时间有了大幅提高,但某些走低端路线的产品质量受成本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

      此外,科学创新水平取得较快发展,安防电子产品从单一的模拟快速向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过渡,安防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概念被提出。同时安防与IT、家电、电信等行业的交融发展进一步加深,由此“大安防”的市场格局逐渐形成。

      而蓝色星际、亚安、大华、海康威视等重点企业接连成功上市,标志着安防企业开始进入资本市场,开始有能力运用资本力量实现企业的加速扩展和产品技术的升级。市场也更加重视品牌与自有技术的价值,有实力的企业纷纷开始进行自主研发,但可以预见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周期。

      为中国制造正名

      资安防本身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但是,由于资金、技术、规模等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选择直接从国外购买关键元器件,配套其他所需的零配件进行组装。如此重复生产雷同的产品,导致生产企业专业化分工低,引发市场过度竞争,亦即价格战。另一方面,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进一步挫败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不理性的价格战加上不够完善的监管,直接导致我国安防市场上出现了一批质量低劣,或者直接假冒知名品牌的所谓“山寨”产品。

      对此种现象,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赵小辉分析道:“目前我国的产品制造在质量控制等方面还是落后,表现在很多厂家对其产品的生产要求、生产工艺等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在经过市场前一阶段的发展后,现已进入稳步前进期,各公司开始更加注重工业设计与外观设计。与此同时民众对安防产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最开始主要是政府等高端部门对安防有需求。目前虽然个人应用还比较少,但下一阶段将产生更大的需求,这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安防制造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以产品为中心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即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增值服务转变。种种制约虽由来已久,但想要新生就必须迎接阵痛。据蓝色星际市场人员认为:“安防市场要从单纯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服务和运营为主的阶段。安防企业要集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为一体,做技术领先的安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当务之急是本土安防企业应该转变观念从制造企业提升到创造企业。先进的技术是第一位的,安防企业还应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只有作为生产制造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目前的安防制造业来说,除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树立品牌意识以及增强从业人员的素质之外,规范化亦是一个亟需正视的问题,亦即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执行。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IT品牌大肆拓展安防市场,同时许多渠道商也以合作的方式欲分得一杯羹。强势技术、渠道与资金的投入对中国安防制造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可对于本土的制造生产商,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据此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脸事业部总经理石践表示:“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失去人力成本的竞争力,不能再拼价格。要确定自身优势与区别性,力争向上游走,在借鉴与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创新,做到别人没有的。现在就开始着手创立自主品牌,加大创新力度,打破曾经只有小公司的局面,慢慢建立起有知名度与认可的大公司,实现制造到创造的腾飞。”

     

     

     

     

     

Copyright2006 www.xbgk.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29-84589271 15719286749 备案号:陕ICP备10010438号-5
关注我们,随时随地获得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