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报道

风电亟须优化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

信息时间:2011-08-23 信息来源:东方日立(成都)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以来,我国大区电网存在电源分布不合理,造成电源结构(基、腰、峰荷电源)性矛盾,即电网严重缺调峰电源,是当前阻碍节能减排的根源,且未引起决策部门重视。

      我国电力一次能源结构中,水电占有20%多,煤电70%多,其它核、抽水蓄能、燃气电厂极少,合起来不足10%,因此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80%以上,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自然大。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只是最近几年才迅速发展。  

      一次能源结构不合理必然导致电源结构不合理。我国水电占20%多,且多是径流,西南大水电发电年利用4000小时以上,汛期大发,带基荷,供水期可提供调峰也不足10%。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网进入超高压、大电网、大机组时期,执行“以大代小”、“以煤代油”政策;使得原一天内可开停作主力调峰的小火电近亿千瓦,逐年关停,至2010年已关停8100万千瓦,但却没有规划补建峰荷电源,致使调峰矛盾凸显,至今时过20年,矛盾依旧,实属决策失误。新发展热电机组又没有严格执行国家“以热定电”的原则,机组多为30万千瓦,打孔抽汽的一般只允许调峰10%。低碳大机组合理调峰率为20%,现有水、火电可调峰率共约为总电源20%,远不能满足电网40%~50%峰谷差的调整要求。

      因此,多年来一直迫使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的60~100万千瓦机组低谷时压负荷到50%亚临界运行,使低碳机组高碳运行。如继续增建低碳煤电大机组,必将继续强迫非常规调峰,岂不恶性循环。目前各大区电网都出现缺电,其主因是煤炭平衡工作没做好,煤炭涨价电价不变,实际更是缺调峰电源,估计约占总电源的15%~20%。因此调整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已迫在眉睫。
     

     

     

     

     

Copyright2006 www.xbgk.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29-84589271 15719286749 备案号:陕ICP备10010438号-5
关注我们,随时随地获得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