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报道

新发展机遇 高铁改变未来中国经济形态

信息时间:2010-05-07 信息来源:新浪

        出台“在铁路投入2万亿元”的举措,可看做是中国政府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的最大投入。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中国外向型经济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出口增长放缓,拉动内需、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就成为当下惟一可行的办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国务院确定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如果说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是用基础建设(高速公路和房地产)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的增长,那么,这次出台“在铁路投入2万亿元”的举措,可看做是中国政府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的最大投入。

        以京沪高铁为例,京沪高铁全长约1318公里,投资总额达到2100亿元,每公里综合造价达到1.59亿元。到2020年中国高铁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中国高铁耗资将超过2万亿元。吕长清告诉记者,如此大规模的高铁建设及建成运营,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区域及产业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会给相关的行业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中国高铁建设的加快,无疑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哪些行业会在高铁时代获利呢?

        吕长清认为,反周期运行的中国高铁建设高潮将带动铁路基建、动车组、铁路信号、铁路配件、钢铁、水泥等众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高铁盛宴正在展开。

        以建国以来投资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京沪高铁为例。在这条现代化的铁路线上,应用了众多的高新科技: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和无砟轨道;铁路线路、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采取多种减振、降噪、低能耗、少电磁干扰的环保措施;全线实行防灾安全实时监控;运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由集行车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指挥,以确保实现高速度、高密度、高舒适性、大能力、强兼容、高正点率、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

        中信证券行业分析师谢从军认为,京沪高铁的开工,给铁路产业链上的建筑、设备、配件、电气等行业带来巨大订单,相关上市公司受益匪浅。大力发展高铁,最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就是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京沪高铁建设的投资主要用于固定设施与装备,其中装备分为移动设备和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高端通讯设备和大量电缆、光纤材料的使用,还有电力能源和电力设备,这些行业将收获大量的订单。在产业链上,电气行业的订单将达到50亿元,毛利率在30%~40%;铁路设备的订单将达到300亿元,在毛利率5%~12%之间;铁路配件的订单将达到16亿元,毛利率在10%~30%。

        海通证券分析师龙华表示,高铁建设周期的受益者是铁路信息化设备制造行业,轨道交通装备及零部件制造行业,高铁建设施工行业等。其中,信息化设备投资是铁路投资的重要部分,信号设备又是最相关的环节。伴随高铁投资的展开,将衍生出各种新型信号系统,使得铁路信号设备投资增速显著大于铁路投资增速。随着未来三年中国高速动车组集中亮相,海外高速动车组市场的拓展、维修服务和更新需求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此外,受益于国产化率的提升,普通路网电气化改造及车票实名制推广都将是后高铁时代的亮点。

        吕长清指出,从日本新干线高铁以及中国高速公路对经济的影响来看,最直接的结果是缩短了区域及城市之间地理空间,将对我国的产业地理格局及大城市圈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Copyright2006 www.xbgk.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29-84589271 15719286749 备案号:陕ICP备10010438号-5
关注我们,随时随地获得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