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本站视点
电力二次设备行业高增长仍可维持
信息时间:2008-10-29 信息来源:
电力二次设备行业主要生产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监控和保护的设备,包括电站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线路保护、主设备保护和电能计费自动化产品等。行业连续四年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我们预计行业保持该增长速度可持续到2010年。
电网建设拉动需求
电力设备发展与电力行业投资紧密相关。2003年以来,电力供应紧张,电力行业景气扩张,为电力设备行业发展提供了增长空间。但是由于那时重发轻送不管供现象严重,因此对二次设备的需求不够强劲,但是随着电源投资的饱和,对电网的投资需求被提上日程。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总投资额达到9000亿元,南方电网规划总投资为3000亿元左右,这样我国电网总投资将达到12000亿元,是“十五”期间电网投资的2.4倍。
电网投资的增加必将带动电力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行业的需求。预计电网建设投资中对二次设备的投资占10%,由此在电网建设中,电力二次设备行业每年至少将有240亿元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特高压电网建设,将推动二次设备行业加速发展。“十二五”初国家特高压及跨区电网输送容量达到6410万千瓦以上,约占全国总负荷的10%。其中通过750kV、500千伏交流和?00千伏直流输送容量约为3800万千瓦;通过交流特高压输送容量约2610万千瓦。在特高压电网输送的2610万千瓦容量中,按电源结构和布局分类,晋陕蒙等煤电1280万千瓦(送华北、华中、华东分别为360、340和580万千瓦);西南水电550万千瓦(送华中东部、华东分别为400、150万千瓦)。
二次设备毛利率高
二次设备行业毛利率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一次设备,一次设备上市公司中特变电工(600089行情,爱股,资讯)毛利率最高,但也不超过25%。二次设备行业之所以能够维持较高的水平,原因有三:首先,二次设备行业涉及计算机、通信等高附加值产品,因此行业的盈利能力较纯粹制造行业要高。
其次,二次设备行业内部企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新的进入者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为二次设备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营销管理能力。二次设备行业的技术是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和电力技术的融合,因此新进入者面临着技术的严峻考验。
另外,中国电力二次设备厂商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完全是在国家电力公司的体制内运作,对中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电力企业的内部职能、电力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层面都有透彻的了解,和电力行业中各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有长期合作的优势,因此新进入者将面临着营销渠道的壁垒。虽然二次设备行业客户为电网公司等垄断企业,但是仍然有部分定价权。
最后,钢铁,铜等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小,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有限。其主要材料计算机、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等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长期价格趋势是向下的,电子器件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这些材料都是通用产品,生产厂家对客户的谈判能力一般。
技术改善空间较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控制装置的总体水平提高较快,正确动作率及微机型继电保护控制装置应用普及率不断提高。在二次设备等高科技领域,国内厂商的微机型继电保护控制的技术水平已逐渐接近和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从国内生产企业来看,南瑞继保最具竞争力,历次国网招标中都是拔得头筹。
我国国内企业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低压市场中已经站稳脚跟,自90年代以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的热点技术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投入运行的35KV-500KV变电站约20000多座,每年新增变电站数量约为5%,新建变电站基本上采用了自动化系统模式。随着国内厂家的产品技术含量、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目前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大都采用了国产产品,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也大量使用了国产产品。
但是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还远未成熟。目前地调、县调自动化系统开发上已经具备了与国际相抗衡的水平,但是国调、网调、省调系统还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普及就更小了。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在80年代就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配电自动化。在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于90年代完成了局部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并建立了自己的配网自动化网络。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以高压、大容量的配电方式解决了大城市配电问题,并着手开发依靠配电设备及继电保护进行配电网络运行自动化的方法,80年代到现在完成了计算机系统与配电设备配合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在主要城市的配电网络上投入运行。